2025年全國兩會正在進行時,3月6日下午,浙江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,并向境內外記者開放。來自人民日報社、新華社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、美聯社等90多家中外媒體到會旁聽和采訪。浙江省委副書記、省長劉捷,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等代表接受了媒體的集體采訪。
面對人民日報記者關于民營企業如何抓住發展新機遇的提問,徐冠巨說,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,是促進民營經濟活力、動力的核心所在,也是更好承擔中國式現代化歷史使命的必由之路。他從傳化近40年的發展歷程中給出自己的體會。
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有可為
徐冠巨表示,在現代化新征程上,我們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有可為。當前政治、經濟、社會等環境特別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,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更加健全和完善。特別是,我們中國有14億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,有大量高素質的人才資源支撐,有配套完備的基礎設施保障,還有全產業鏈的優勢和基礎,發展前景非常廣闊。
浙江何以成為中國經濟大省,徐冠巨認為,就是因為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,浙江的陽光雨露特別充分,浙商種子基因也特別優秀。浙江政府和企業雙向奔赴,政府給企業創造創新環境,企業在創新道路上奮勇攀登,讓浙江大地呈現出澎湃的創新活力。
徐冠巨說,今年春節前后DeepSeek、宇樹等的涌現既是偶然也是必然,在浙江大地上還有無數個創新企業正在孵育。這是浙商精神的延續,是浙商創業創新精神、能力和政府營商環境所帶來的成果。浙江省委省政府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描繪的“八八戰略”,并一以貫之不斷為民營企業創造創新環境和條件。民營企業家咬住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目標不放松,在創新道路上不斷攀登。浙江大地的活力澎湃,充分證明民營企業在新時期大有可為。
創新蓬勃涌現在中國大地上
民營經濟已占到中國經濟56789的體量,中國民營企業中已培育4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和一大批專精特新科技型企業,他們成為當下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融合的中堅力量。
徐冠巨說,但與此同時,以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來看,民營企業在轉型升級、創新和盈利水平上,還有差距。有空間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,當下頻頻出現的創新還只是開始。浙江這片土壤好,祖國大地這片土壤好,創新將蓬勃涌現。
他表示,傳化集團是民營企業中的一員,1986年創業,已有近40年發展歷程。40年風風雨雨走過來不容易,我們對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有切身的體會。我們有很多優勢,坦率講也有很多問題,解決切口就是科技創新、管理變革。傳化在過去一個階段以50%科技投入的增速,去彌補過去科技投入的不足。并且,牢牢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不放松進行變革,變革促進發展,發展促進變革是傳化企業的主旋律,也是讓傳化近40年來持續保持生命力的源泉之一。
傳化高質量發展的體會
徐冠巨就創新和高質量發展談了兩點體會:
第一,要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實現三個轉變。從市場驅動向科技與市場雙輪驅動轉變,從傳統管控向現代企業運營方式轉變,繼而從漲體量向漲質量轉變。
第二,要始終依靠員工發展企業。總書記提出來,企業是經營主體,企業發展內生動力是第一位的。傳化也深刻體會到,企業發展,員工內生動力是第一位的。員工自己想努力去奮斗去發展,企業就有希望。傳化一直以來建設和諧勞動關系,緊緊依靠員工,與員工結成共同體,一起奮斗未來。
徐冠巨說,他今年2月17日參加了民營企業座談會,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。總書記一直關心、支持、引導民營企業發展,鼓勵民營企業在新時期要有新作為。總書記進一步為民營企業營造發展環境,也對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出要求。他表示,“傳化集團決不辜負總書記的期望,咬定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目標不放松,向一流企業攀登,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應有的貢獻。”